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2025 06 28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秘書長/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永續管理師 AI企畫師 國會山莊與矽谷論壇:黃仁勳(NVIDIA 執行長)專訪 清楚解析AI工業革命的機會與挑戰: 會奪走你工作的不是AI 會摧毀你公司的也不是AI 會奪走你工作的是那個會運用AI的人與公司

 

2025 06 28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秘書長/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永續管理師 AI企畫師 國會山莊與矽谷論壇:黃仁勳(NVIDIA 執行長)專訪 清楚解析AI工業革命的機會與挑戰: 會奪走你工作的不是AI 會摧毀你公司的也不是AI 會奪走你工作的是那個會運用AI的人與公司

 

2025 06 28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秘書長/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永續管理師 AI企畫師 國會山莊

與矽谷論壇:黃仁勳(NVIDIA 執行長)專訪 清楚解析AI工業革命的機會與挑戰: 會奪走你工作的

不是AI 會摧毀你公司的也不是AI 會奪走你工作的是那個會運用AI的人與公司


 國會山莊與矽谷論壇:黃仁勳(NVIDIA 執行長)專訪

清楚解析AI工業革命的機會與挑戰:
會奪走你工作的不是AI
會摧毀你公司的也不是AI
會奪走你工作的是那個會運用AI的人與公司
這是理解 AI 格局與生存關鍵的影片,不看真的會後悔! 影片重點整理:
AI 工廠如何誕生?為何是製造業的未來?
技職人才將成最大受益者?
每家公司、每個人如何運用 AI 不被淘汰?
數位分身(Digital Twin)為何顛覆工程與設計?
AI 機器人何時普及?產業影響有多深?




2025年6月23日 星期一

2025 06 23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秘書長/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永續管理師「股本回報率」ROE (Return On Equity) 「每股盈餘」EPS (Earnings Per Share)臺灣指數公司與富時羅素合作, 使用FTSE4Good ESG評鑑資訊進行指數編製 針對企業於 ESG (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進行評分。 環境層面: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汙染、水資源、供應鏈。 社會層面:勞工、人權、社區、健康與安全、對消費者的責任;這些部分也會檢查供應鏈的表現。 公司治理層面:稅務透明、風險管控、公司治理、反貪腐。「企業管理營運於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風險」「企業於綠色產品的機會(綠色收入因子Green Revenues)」

 

2025 06 23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秘書長/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股本回報率」ROE (Return On Equity) 「每股盈餘」EPS (Earnings Per Share)臺灣指數公司與富時羅素合作, 使用FTSE4Good ESG評鑑資訊進行指數編製 針對企業於 ESG (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進行評分。 環境層面: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汙染、水資源、供應鏈。 社會層面:勞工、人權、社區、健康與安全、對消費者的責任;這些部分也會檢查供應鏈的表現。 公司治理層面:稅務透明、風險管控、公司治理、反貪腐。「企業管理營運於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風險」「企業於綠色產品的機會(綠色收入因子Green Revenues)」

臺灣指數公司與富時羅素合作,


使用FTSE4Good ESG評鑑資訊進行指數編製

2019-12-31公民CSRone

全球永續投資規模達30.7兆美元

台灣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於開幕致詞時表示,

根據「全球永續投資聯盟」(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Alliance, GSIA)

《2018年永續投資報告》(The 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Review)顯示,

全球永續投資的規模已達到30.7兆美元。

另一方面,目前簽署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的投資機構約有1,900家,

管理資產總規模合計超過80兆美元,顯見永續投資的規模和需求,勁道強大。

目前台灣上市櫃公司已有350家企業撰寫CSR報告書,占總數的37%。

而證交所為督促機構投資人進行更為健全的投資,曾於2016年倡導

「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該份守則也有142家機構投資人完成簽署,

足見台灣ESG投資已蔚為趨勢。

成分股企業永續改善績效高出2倍

隸屬於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富時羅素(FTSE Russell)董事總經理林瑩慧則表示,當2001年富時羅素開始編制 FTSE4Good 指數時,普遍不被看好。NPO與NGO認為納入的方式與標準太寬鬆,企業界卻認為太嚴格。

然而,經過長期的堅持努力與更新編製,目前 FTSE4Good 的系列指數已經普遍獲得全球的認可。且隨著時空與市場的變遷,富時羅素將納入更多的方式和規則,指數編製也將越趨嚴格。

至於納入指數有什麼影響?林盈慧指出,

根據富時羅素2018年《STEP Change Report》的分析報告,

納入指數的公司於永續方面的改善,比未納入指數的企業高出2 倍左右。

這代表編制指數,對企業確實有著正面的意義與督促力量。

目前包括台灣的退撫基金,以及日本最大退休基金GPF等投資機構,

皆大力支持永續投資指數。日本富時羅素已經推出2檔與永續相關的ETF指數,

先鋒集團(Vanguard Group)澳洲公司也推出1檔與永續相關的ETF指數。

而台灣於2019年首次公布的台灣永續指數成分股,也共有69家企業納入。

諸多案例皆顯示,全球責任投資風潮銳不可擋的趨勢。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則以16年前與富時羅素合作訂定「台灣50」指數的經驗,

分享他對未來投資趨勢的看法。首先,昔日企業做永續是加分,現在是高標準,

未來則將成為企業的基本配備。

其二,以往市場看企業,是市值愈大權重越大,目前已非純粹考量市值,

還要增加非財務的基本面表現。

最後,投資不再只重視短期獲利,而是考量中長期的配置。

根據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The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 PRI)

的資料顯示,2018年全球已有超過2千家機構投資簽署這項責任投資原則,

總管理資產超過1,600兆美元。而全球永續投資的規模從2012年的13兆美元,

已爬升到2018年的31兆,預計2020年將達到35兆美元。

Harris表示,永續投資成為風潮的三大基石分別為:

指數創新(Index Revolution)、

數據進化(Data Revolution)、

永續意識崛起(Sustainability Revolution)

。透過這三項因素的激盪,讓永續投資逐漸成為全球共識。

而富時永續投資指數的框架,是衡量企業兩個範疇而來,

分別是

「企業管理營運於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風險」,以及

「企業於綠色產品的機會(綠色收入因子Green Revenues)」

其中企業管理營運於ESG風險的衡量,共有14項主題、300多項獨立指標。

富時永續指數會

依據企業ESG風險與綠色收入的機會,

給予投資分析(投資產業評分或篩選),

研究與投資組合分析(趨勢分析、觀測永續投資組合)

乃至於

建立指數(成分股篩選、主題性指數、智慧永續指數、氣候加權指數)。

臺灣69家永續成分股ESG表現良好

Harris強調,企業必須更加著重改進自身所屬產業的相關議題,

並且最好與投資評鑑機構保持通暢的溝通管道,審慎地回應。

而針對台灣永續指數的部分,Harris則指出,台灣企業整體於ESG的表現良好,

尤其是環境項目平均得分2.89(滿分為5分),其他亞洲市場僅平均1.93分。

不過台灣企業在社會供應鏈(1.86分)、風險管理(1.98分)與

環境供應鏈(2.09分)等主題,則仍有待加強。

臺灣永續指數涵蓋14項主題評分

稍後,臺灣指數公司研發部陳文練資深總監在座談時表示,

此次與富時羅素的合作是著眼於國際層面,非僅臺灣角度。

FTSE4Good指數的編製,首先是使用GEIS (FTSE Global Equity Index Series)

來挑選中大型股,所謂中大型股有兩項先決條件:市值和股票流動性

股票流動性可反應出股票價格的波動,非僅靜態的參考價。

經過上述兩項篩選後,再根據公開資訊,

針對企業於 ESG (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進行評分。

  • 環境層面: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汙染、水資源、供應鏈。

  • 社會層面:勞工、人權、社區、健康與安全、對消費者的責任;這些部分也會檢查供應鏈的表現。

  • 公司治理層面:稅務透明、風險管控、公司治理、反貪腐。

這14項主題共300多題項獨立指標,台灣每家企業平均接受約120題項的檢驗。

這些初步檢驗數據,會送請企業覆核回應,再經過討論整合的程序,

才會公布最終評分。

若成分股成績出來後,有重大且頻繁地發生負面的ESG事件發生,

仍有可能會被除名。

ROE、EPS:成分股〉出版CSR報告〉未出版CSR報告

陳文練並提出數據表示,從2015年到2018年不論是

「股本回報率」ROE (Return On Equity)或者是

「每股盈餘」EPS (Earnings Per Share)來看,

成分股的企業皆優於出版CSR報告書的企業,又優於未出版CSR報告書的企業。

陳總監也特別說明,此處的 ROE、EPS皆是中位數,

而不採用易被極端值所誤導的平均數。以此觀察,2018年股價,

成分股的企業EPS報酬率是4.76,優於出版CSR報告書的企業2.5,

而未出版CSR報告書的企業則是負4.6。

陳總監說明,ESG投資已成為主流。全球不論是主動或者是被動的篩選方式,

皆指向ESG成為共同的評鑑標準。

尤其是經濟不景氣時,ESG對企業具有防衛避險作用的效應尤其明顯。

ESG數據可讓企業表現出復原能力佳、韌性好、以及展現領先的預判能力

財務報表已經落伍 ESG投資是領先指標

接著,座談會主持人元大投信黃昭棠總經理向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曾于哲提問道:「非財務數據對ESG投資有何影響?」

曾于哲表示,過去只看資本報酬分析、財務報表的投資行為已經落伍,

目前整合看非財務數據的ESG投資才是領先指標。

曾于哲引用稍早的一項研究表示,95%的國際投資人認為結合財務與非財務資訊

的「整合性報告」(Integrated Report, IR)對投資行為來說最是重要

90%的人則認為,股東會年報對投資是重要的。而有53%的投資人認為,

CSR報告書對投資行為是重要的。

此外,國際投資人非常重視企業於

核心本業價值、供應鏈、人權與氣候變遷

等四層面的執行與回應能力

85%的投資人會主動找企業的上述四項資訊。

曾于哲表示,投資者想看到企業衡量未來的現金流量能力,

以及企業因應各項重大風險的能力。

對企業來說,TCFD不只是一個框架而已,相反的面對著嚴峻的氣候變遷之衝擊,

投資人會想知道,包括航空業、化工業、食品業的董事會是否已經意識到資本擱淺?

未來打算怎麼做?

投資人不只看當前,還想看企業五年後的預期表現。

曾于哲說,對環境友善已經不再是企業的道德責任,而是應該與企業的

日常營運密切結合。

例如,為了因應氣候變遷,歐盟地區已經通過產品標註碳足跡的規章

未來國內企業的跨境銷售,勢必需納入碳足跡的管控,

才有機會和歐洲做生意。以及,這些相關的數據和資料,

或許都已經在企業CSR報告書中有註明,

但重點是:這些資訊有否納入董事會的決策?

在新資本主義下,投資者會普遍發現,重要的參考數據或訊息散落在各處,

品質也不一定可靠,如何建立一個投資等級的財務與非財務數據,

才是投資者想要的終極目標。

 

文章來源:CSRone


2025年6月20日 星期五

2025 06 20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秘書長/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社會責任指數與永續指數發展 金管會2020年發布之「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2022年「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國發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環境部「溫室氣體減量法 (氣候變遷因應法) 企業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已成為現階段全球引導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企業以永續發展為前提持續深掘核心價值並積極創新,形塑企業文化並發揮供應鏈影響力;主管機關持續關注國際永續政策發展,推動國內政策跟隨國際腳步並積極落實;增進ESG資訊揭露透明度,則能健全 金融投資環境,提供市場多元資訊;機構投資人基於資金提供者之長期利益,關注被公司營運並積極議合,創造雙方長期利益。

 

2025 06 20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秘書長/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社會責任指數與永續指數發展 金管會2020年發布之「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2022年「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國發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環境部「溫室氣體減量法 (氣候變遷因應法) 企業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已成為現階段全球引導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企業以永續發展為前提持續深掘核心價值並積極創新,形塑企業文化並發揮供應鏈影響力;主管機關持續關注國際永續政策發展,推動國內政策跟隨國際腳步並積極落實;增進ESG資訊揭露透明度,則能健全 金融投資環境,提供市場多元資訊;機構投資人基於資金提供者之長期利益,關注被公司營運並積極議合,創造雙方長期利益。

 

企業永續發展簡介

企業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已成為現階段全球引導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


亦代表企業需辨別之經營風險、潛在機會與轉型能力,以達成永續發展。


而除了外部風險可能對企業帶來威脅之外, 企業之經濟活動亦可能對環境及社會造成衝擊,


透過提升資訊透明度,能協助利害關係人了解企業推動永續之表現,


於整體資本市場乃至國家之永續發展亦有助益。


為建構企業永續發展意識,理解ESG之重要性,辨別相關風險與機會,提升長期價值,

從以下四大面向著手,建立資本市場ESG生態系:


企業以永續發展為前提持續深掘核心價值並積極創新,

1.形塑企業文化並發揮供應鏈影響力

2.主管機關持續關注國際永續政策發展,推動國內政策跟隨國際腳步並積極落實;

3.增進ESG資訊揭露透明度,則能健全 金融投資環境,提供市場多元資訊;

4.機構投資人  基於資金提供者之長期利益,關注被公司營運並積極議合,創造雙方長期利益。



企業自身的理解與影響力

企業在管控營運風險的同時,若對永續發展有足夠之理解,並以此為前提

持續深掘核心價值並積極創新,除能有效協助自身保持競爭力,型塑優質企業文化,

亦可藉由供應鏈力量,帶動合作夥伴共同成長, 以確保產品及企業發展 跟隨國際趨勢之脈動。

主管機關政策推動

配合國內主管機關永續相關政策,例如

金管會2020年發布之「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

2022年「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

國發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

環境部「溫室氣體減量法 (氣候變遷因應法)等,

持續因應全球趨勢,強化相關作為,提高企業永續資訊透明度,促進永續經營。

配合政府2050淨零碳排目標,

金管會於2022年3月正式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

分階段實施全體上市櫃公司之溫室氣體盤查資訊揭露,

俾利企業遵循並自願訂定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溫室氣體 盤查之範圍

包括 

溫室氣體範疇一(直接排放) 及  

溫室氣體範疇二(能源間接排放)。


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

ESG資訊揭露平台之建置

金管會於2021年修訂年報應行記載事項附表二之二之二,增加ESG相關資訊之揭露

包括碳排放資訊、目標與政策、水資源管理資訊與政策、廢棄物管理資訊與政策、勞工安全、

職場多元與平等等指標,並採遵 循或解釋原則,鼓勵企業資訊公開透明。

有鑒於此,證交所規劃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建置「企業ESG資訊揭露」專區。

揭露資訊分為環境、社會及治理三大構面,共29項揭露指標。


社會責任指數與永續指數發展

透過多元的指數化金融商品,有助資本市場將資金投入於重視永續發展的公司,

亦鼓勵企業重視自身ESG發展所面對的機會與風險,以達到經濟發展與社會利益之平衡。

證交所自2010年開始陸續編製社會責任投 資主題指數,包括

「臺灣就業99指數」、「臺灣高薪100指數」及「臺灣公司治理100指數」;


隨著ESG日漸受到國內投資人關注,臺灣指數公司與富時羅素合作,

使用FTSE4Good ESG評鑑資訊進行指數編製, 於2017年12月發布「臺灣永續指數」

為國內首檔結合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面向之綜合型ESG指數。

在市場投資面上,

連結相關永續指數的ETFETN亦陸續發行,引導市場資金投入重視永續績效之被投資公司 ;

此外,勞保基金及勞工退休基金亦陸續將企業社會責任納入其投資選股考量,

藉由指數設計與商品推出鼓勵企業落實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債券

協助綠能科技產業取得資金,促進環境永續發展,

櫃買中心已於2017年4月建立綠色債券櫃檯買賣制度

成功推動國內綠色債券市場的發展,近年來隨著國際市場從關注環境的議題擴大

到重視社會發展的範疇, 綠色債券亦擴大到社會責任債券可持續發展債券

借鏡國際間推動永續發展債券之發展經驗,以及參酌綠色債券之發行架構與管理機制,

櫃買中心於2021年建立永續發展債券市場,將持續推動綠色債券、

可持 續發展債券及社會責任債券,並適時規劃擴大商品範圍。

結語

企業之永續經營關乎資本市場之繁榮,資本市場之監理規範也直接影響

企業公司治理之遵循與表現,彼此共榮共生。我國資本市場持續循序漸進推動公司治理、

企業社會責任與ESG資訊等之誠信透明原則,引導上 市櫃公司逐步導入相關規範,

奠定企業永續經營文化。

期待社會大眾一同持續關注永續議題,建立資本市場永續共識,

提升我國市場整體競爭力。


2025年6月17日 星期二

2025 06 17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秘書長/宮主/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衛福部16日公布一一三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四十三年位居首位,去年共有五萬四○三二人死於惡性腫瘤,平均每九分四十五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較一一二年九分五十三秒,快轉八秒。

 

2025 06 17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秘書長/宮主/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衛福部16日公布一一三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四十三年位居首位,去年共有五萬四○三二人死於惡性腫瘤,平均每九分四十五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較一一二年九分五十三秒,快轉八秒。

 

2025 06 17 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秘書長/宮主/永續長/執行長/理事長 衛福部16日公布一一三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四十三年位居首位,去年共有五萬四○三二人死於惡性腫瘤,平均每九分四十五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較一一二年九分五十三秒,快轉八秒。

 

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43年居首 

自殺隔14年再上榜

 
























圖/聯合報提供

衛福部昨公布一一三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四十三年位居首位,

113年共有五萬四○三二人死於惡性腫瘤,

平均每九分四十五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

較一一二年九分五十三秒,快轉八秒。

此外,在十四年後,自殺重返十大死因,四○六二人自殺身亡。

統計顯示,一一三年整體死亡人數合計廿萬一三八三人,

每二分卅七秒就有一人死亡,較一一二年減少四一九二人,

死亡時鐘二分卅三秒慢了四秒,

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八二○點二人,

降幅達百分之二點三,

主因是新冠肺炎減少六○○○人,糖尿病少九六二人。


最新國人十大死因排行,分別為

1.惡性腫瘤(五萬四○三二人)、

2.心臟疾病(二萬三二七六人)、

3.肺炎(一萬七二五九人)、

4.腦血管疾病(一萬二四六三人)、

5.糖尿病(一萬六六三人)、

6.高血壓性疾病(八九二八人)、

7.事故傷害( 六九二四人)、

8.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六一九三人)、

9.腎炎腎病症後群及腎病變(五六七九人)、

10.自殺(四○六二人)。

衛福部統計處長李秋嬿表示,一一三年十大死因死亡人數

合計十四萬九四七九人,占總死亡人數百分之七十四點二,

與一一二年相比,分析一一三年標準化死亡率,

除肺炎、自殺上升,餘均下降

其中以糖尿病、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事故傷害降幅較明顯。

如以性別區分,男性十大死因前三名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

統計標準化死亡率,則以肺炎上升趨勢明顯,

糖尿病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則顯著下降。

女性十大死因前三名與男性相同,但腦血管疾病、

血管性及未明確的失智症衰老出現上升態勢,糖尿病降幅則較為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掉出十大死因排行,

從一一二年第六名降至去年第十四名,

讓原先七至十名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均上升一名。

進一步分析癌症死亡數據,

一一三年癌症死亡人數為五萬四○三二人,

較一一二年增加九○六人,

每十萬人口因癌症死亡達二三○點八人,

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一一三點三人。

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連續廿一年位居前三名。

觀察各癌症標準化死亡率變化,攝護腺癌、卵巢癌上升,

其餘癌症下降,以胃癌、乳癌下降幅度最為明顯。

在自殺方面,一一二年位居第十一名,但一一三年則升至第十名,

衛福部統計處科長呂淑君指出,一一三年自殺人數為四○六二人,

相較一一二年增加一六四人,增幅百分之四點二。

經年齡分析,○至十四歲及六十五歲以上族群自殺人數較前一年減少,

但其他年齡層均呈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