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4 聯合晚報 記者盧沛樺
麥可波特指出,國家競爭力取決於產業的競爭力及國人生活水準,
兩者要同時發生;產業競爭力若是靠裁員,國家競爭力就沒辦法永續。
麥可波特指出,根據競爭力模型分析,台灣總體經濟排名,
在全球144 個國家中排名第18名;但所得排名卻是第60名,
顯示競爭力未造成國民所得成長。他說,產業表現好,勞工工資也要上升,
這是相輔相成,才有永續的產業發展。
麥可波特也說,台灣競爭力的隱憂之一是人才外流,主要問題在機會跟薪資,
讓人覺得留在台灣沒有前景。
麥可波特今以「打造有競爭力的台灣」為主題在台北發表演說,將
國家競爭力分為「先天優勢」、「總體經濟環境」與「個體經濟能力」三個層次,
分別對應天然資源或地理優勢、財政與經濟政策、企業生產力。
他以新加坡為例,受惠於優越的地理位置,且政府投資基礎建設,讓天賦奏效。
反觀台灣,麥可波特認為中國是個契機。他將中國形容為
「坐在台灣門口的1萬噸重大猩猩」,有廣大的市場,也是台灣重要的貿易夥伴,
台灣要開放市場,讓兩岸貿易更容易。
麥可波特也說,多數台灣人擔心兩岸關係影響政治,他說這些憂慮是重要的;
不過要面對現實,不要讓政治紛擾,強迫台灣經濟放慢腳步。
麥可波特表示,過去10年,台灣經濟表現優於南韓,未來也不會改觀,
台灣不要懷憂喪志;但他也提到,南韓過去兩任總理,重視國內商業環境與法規執行效率,
但在台灣做生意不容易,「簡直是場災難」,呼籲總統重視。
麥可波特說,台灣貿易保護,即使台灣是進入中國的門戶,卻沒辦法吸引外資,令人感到擔心。
不過,麥可波特對台灣經濟前景「感到樂觀」,他說,台灣經濟體質要提升,
只要把 (改善項目)優先順序訂出來,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都是做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