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9日 星期四
2022年9月27日 星期二
2022年9月22日 星期四
2022 09 22 左永安顧問 台大 台師大 EMBA 商學院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TTQS ICAP 共通核心職能 PMP 專案管理 企業唯有加快腳步擬定好數位轉型目標及策略、 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指利用數位科技、人工智能的導入,從而改變企業組織、營運流程及商業模式,以因應不斷變化的商業市場及客戶需求。數位轉型涉及到整個組織的全面變革, 將促使組織必須重新思考 如何利用技術、人員和流程, 將組織的營運模式、價值主張、顧客體驗 等面向徹底轉型,為企業創造全新的價值。
2022 09 22 左永安顧問 台大 台師大 EMBA 商學院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TTQS ICAP 共通核心職能 PMP 專案管理 企業唯有加快腳步擬定好數位轉型目標及策略、 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指利用數位科技、人工智能的導入,從而改變企業組織、營運流程及商業模式,以因應不斷變化的商業市場及客戶需求。數位轉型涉及到整個組織的全面變革, 將促使組織必須重新思考 如何利用技術、人員和流程, 將組織的營運模式、價值主張、顧客體驗 等面向徹底轉型,為企業創造全新的價值。
數位轉型定義為何?
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指利用數位科技、
人工智能的導入,從而改變企業組織、營運流程及
商業模式,以因應不斷變化的商業市場及客戶需求。
由於數位轉型涉及到整個組織的全面變革,
將促使組織必須重新思考
如何利用技術、人員和流程,
將組織的營運模式、價值主張、顧客體驗
等面向徹底轉型,為企業創造全新的價值。
很多人會將數位化(Digitization)誤以為就是數位轉型,
所謂數位化指的是將傳統的文字、圖片或客戶資料等
轉化成電子檔,並儲存於電腦或雲端中,簡言之,
就是資料數位化或作業電腦化。
數位化只是數位轉型的一部分,也可說是數位轉型的
前置作業。
企業想要做到真正的數位轉型除了將資訊數位化外,
還需
從根本上改造整體的經營策略及流程,
也就是做到企業轉型。
影響數位轉型的關鍵性科技趨勢
企業可透過各類新興科技強化數位轉型發展,
例如:
1.雲端運算、
2.人工智慧、
3.區塊鏈、
4.行動應用、
5.物聯網等。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企業將雲端技術視為數位轉型
的最主要關鍵。
過去 2 年多來,全球疫情肆虐,驗證了許多企業成功
運用雲端轉型,使組織即便在面對艱困的大環境,
仍能持續增長業績。
根據 Gartner 統計 2021 年單純在協作工具的使用量
相較於 2019 年躍升了 44%;
此外,iThome 2021 年針對臺灣企業所做的調查結果
顯示,
有將近 7 成企業希望強化 IT 遠端工作能力、
6 成企業希望加速內部流程的數位化和自動化。
這些數據都在在證明了在這場時代大變革中,
企業唯有加快腳步擬定好數位轉型目標及策略、
強化雲端科技的應用,隨時準備好迎接挑戰。
2022年9月10日 星期六
2022年9月9日 星期五
2022 09 10 左永安顧問 社團法人中華中小企業經營輔導專家協會 壬寅年 金箔金虎年 Middle Autumn Festival Happy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花好月圓 2022 中秋佳節 財想事成 2022 Middle Autumn Festival Happy
2022 09 10 左永安顧問 社團法人中華中小企業經營輔導專家協會 壬寅年 金箔金虎年 Middle Autumn Festival Happy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花好月圓 2022 中秋佳節 財想事成 2022 Middle Autumn Festival Happy
2022 年 壬寅年 金箔金虎年 9月10日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花好月圓
2022 中秋佳節 財想事成
2022 Middle Autumn Festival Happy
著名詩人蘇軾就曾在中秋夜作詩《水調歌頭》懷念胞弟,
最後說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來緬懷中秋無法與家人團聚的感傷。
而後此節日更在明、清時期發揚光大,成為爾後月圓人團圓
的慶祝大節日。
2022 09 09 左永安顧問 台大台師大EMBA 倫理領導(Ethical leadership)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心理擁有感」(Psychological Ownership)。 BP&A(經營企畫) 稻盛和夫積極進行了多次併購(M&A),包括相機企業雅西卡(YASHICA)、經營破産的影印機製造商三田工業(現為京瓷辦公信息系統公司)、美國大型電子零部件企業AVX(現為KYOCERA AVX Components)、三洋電機(現為松下控股)的手機業務阿米巴經營 2全球工業電腦龍頭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台灣前3大電梯廠崇友實業總經理游本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韓志翔、元智大學管理才能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相勳010年,他更以78歲高齡,秉持「利他」精神,拯救宣告破產的日本航空。沒想到,日航3年內就奇蹟復活、重新上市。 「敬天愛人」——不只是精密陶瓷大廠京瓷(Kyocera)的社訓,更是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一生奉行的經營哲學。8月24日,被尊為經營之聖的他,以90歲高齡逝世。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曾三度向他請益:
2022年9月8日 星期四
2022 09 09 左永安顧問 台大台師大EMBA 倫理領導(Ethical leadership)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心理擁有感」(Psychological Ownership)。 BP&A(經營企畫) 稻盛和夫積極進行了多次併購(M&A),包括相機企業雅西卡(YASHICA)、經營破産的影印機製造商三田工業(現為京瓷辦公信息系統公司)、美國大型電子零部件企業AVX(現為KYOCERA AVX Components)、三洋電機(現為松下控股)的手機業務阿米巴經營 2全球工業電腦龍頭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台灣前3大電梯廠崇友實業總經理游本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韓志翔、元智大學管理才能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相勳010年,他更以78歲高齡,秉持「利他」精神,拯救宣告破產的日本航空。沒想到,日航3年內就奇蹟復活、重新上市。 「敬天愛人」——不只是精密陶瓷大廠京瓷(Kyocera)的社訓,更是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一生奉行的經營哲學。8月24日,被尊為經營之聖的他,以90歲高齡逝世。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曾三度向他請益:
2022/08/31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稻盛和夫不僅創立了京瓷和後來成為KDDI的第二電電(DDI),還幫助經營破産的日本航空(JAL)實現了重建,作為經營者留下了很多輝煌業績。
通過把組織分成小單位並徹底實行核算管理的「阿米巴經營」模式,以及根據自己的經驗自成一派被稱為「Philosophy」的經營哲學,提高了企業活力。稻盛和夫出色的經營才能和全力投入工作的態度,一直影響著日本國內外的眾多經營者。
稻盛和夫出生於鹿兒島縣,家族從事印刷業。
在空襲中失去財産後,幫助父親經營紙袋生意。曾兩次落榜舊制中學的招生考試,還患上了早期結核病,青年時期曆盡苦難。
從鹿兒島大學畢業後,經教授介紹,稻盛和夫于1955年進入京都的絕緣陶瓷零部件企業「松風工業」工作。
成為具有代表性的電子零部件材料陶瓷的技術人員。
雖然在職場很快嶄露頭角,但因為與上司發生衝突,1959年和8名同伴一起離開公司,在27歲時創立京瓷的前身「京都陶瓷」。1966年,從美國IBM獲得積體電路用陶瓷基板訂單,以此為契機正式步入成長軌道。
其獨特的經營方式對業務擴大起到了支撐作用。企業變大之後,就會出現難以判斷哪個部門利潤高、哪個部門生産效率低的弊端。阿米巴經營模式的目的是通過把企業分成小單位、以月為單位對各部門的核算和目標進行徹底管理,讓每名員工主動參與經營。
但是,如果只是單獨進行核算管理,可能會陷入「只要自己所屬的部門好就萬事大吉」的短視思維。通過向每名員工灌輸名為「Philosophy」的經營哲學,讓全體員工具備「利他」意識,從而把「總體最優」牢記心中。
稻盛和夫積極進行了多次併購(M&A),包括相機企業雅西卡(YASHICA)、經營破産的影印機製造商三田工業(現為京瓷辦公信息系統公司)、美國大型電子零部件企業AVX(現為KYOCERA AVX Components)、三洋電機(現為松下控股)的手機業務等,其中大多數為受委託的項目。他通過Philosophy使員工的視角趨於一致,由此推進了融合。
稻盛和夫1986年辭去社長職務、專任會長以後,京瓷連續7代由創始人以外的人擔任領導者。他通過滲透其人生哲學,一直保持創業精神。
現在,京瓷的業務領域已遍及電子零部件、太陽能電池及辦公設備等,發展成了一家大型企業,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的合併銷售額為1.8389萬億日元,純利潤為1484億日元。
稻盛和夫活躍的舞臺還擴大到了京瓷以外。隨著第二次臨時行政調查會(土光臨調)答覆了電電公社(日本的公營電信服務商)的分割和民營化,京瓷決定涉足通信領域。1984年稻盛和夫設立第二電電的準備公司,開始涉足長途電話及手機等業務。
2000年,第二電電與國際最大通信運營商KDD及從事手機業務的日本移動通信(IDO)實現三方合併,建立了KDDI。提供國際和國內長途電話及手機的各種服務,建立了僅次於NTT的綜合通信公司。
稻盛和夫應老熟人、時任國土交通相前原誠司的再三邀請,還為重建2010年1月破産的日航貢獻了力量。作為日航會長,他引入了阿米巴經營方法,對每個部門都灌輸了成本意識。他還發表了「JAL哲學」,改變了員工面對經營和工作的態度。
日航業績迅速恢復。2011年3月結束更生流程,2012年9月實現重新上市。到現在,日航仍將「JAL哲學」作為工作手冊發放。
稻盛和夫通過宣傳自己經營哲學的「盛和塾」及很多著作影響了國內外的經營者。盛和塾發端于想直接向稻盛和夫學習而于1983年成立的自主學習會「盛友塾」。
盛和塾每年有5次左右的例會,舉辦學生發表經營體驗及講話等學習會、經營問答及懇親會等。另外,每年舉辦一次全國塾生聚集的世界大會。以中型和中小企業的經營者為中心,前日本足球教練岡田武史、前橫綱白鵬、軟銀集團會長兼社長孫正義也在盛和塾學習過。在稻盛和夫的授意下,盛和塾于2019年底關閉。
稻盛和夫有很多介紹自己經營哲學等的著作,不僅在日本國內,在中國等地也很暢銷。
稻盛和夫還致力於振興科學技術。他自掏腰包創立了「京都獎」,目前世界各國已有100多人獲獎。其中也有很多研究人員後來獲得了諾貝爾獎,比如京都大學的山中伸彌教授及特聘教授本庶佑等。
2022/09/08 21:37:34 商業周刊 整理 張方毓、陳慈晏
「敬天愛人」——
不只是精密陶瓷大廠京瓷(Kyocera)的社訓,更是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一生奉行的經營哲學。
8月24日,被尊為經營之聖的他,以90歲高齡逝世。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曾三度向他請益:「稻盛和夫令我受益匪淺。若能做到他的經營理念,必定百戰百勝。」
他白手起家創辦了京瓷、日本第二大電信KDDI前身的第二電電,兩家皆躋身全球500強。
2010年,他更以78歲高齡,秉持「利他」精神,拯救宣告破產的日本航空。沒想到,日航3年內就奇蹟復活、重新上市。
在會計觀點上,他提出「阿米巴經營」,把大公司劃分成眾多小團隊,獨立核算。之後企業風行的內部創業、小老闆制度、甚至中國家電龍頭海爾的小微組織,都是跟他取經。
他創辦的「盛和塾」在2019年解散前,共吸引全球1萬5千名塾生;至今,由台灣企業主組成的「盛心塾」仍研讀其哲學不輟。
商周邀請熟稔稻盛哲學的4位專家:全球工業電腦龍頭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台灣前3大電梯廠崇友實業總經理游本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韓志翔、元智大學管理才能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相勳,一同評點他一生如何將哲學理念落實到實務管理的關鍵。以下是精選摘要:
商周問(以下簡稱問):阿米巴經營的基礎,是將龐大的組織劃分成小團隊。為什麼要這麼做?實行需要條件嗎?
阿米巴組織廣傳全球
它講績效,更講財務透明化
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答(以下簡稱劉):
阿米巴要做有幾個條件,必須在利基產業。研華目前約有55個阿米巴,每個BU(業務單位)就是針對一個利基市場。你一定要能夠區分,有幾家阿米巴。
崇友實業總經理游本立答(以下簡稱游):
阿米巴在企業經營,關鍵還是「成本最小化、獲利最大化」,這也是這幾年我們毛利提升的關鍵。
製造到底是哪一個環節賺錢?沒人知道。它發揮在工廠,可以達到100%的效果。其他的部門光是揭露財務,也能擷取30%、40%的精神。
問:所以比起小團隊來說,「財務透明」更是阿米巴經營的關鍵?
劉:
阿米巴很重要的一個成功要素,就是
第一個:非常清楚、以及即時提供績效數據。
我們公司有一個專屬單位BP&A(經營企畫)在統計,IT(資訊)當然去把它做好。就像股價一樣,你的業績都徹底透明,就是阿米巴的精神。
元智大學管理才能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相勳答(以下簡稱吳):稻盛和夫強調,企業的本質,就是盡可能創造現金、開源節流。
其實什麼產業並不重要,而是了解本身企業的經營本質之後,自己發展出一套會計準則。
例如文化產業,就要去監控每個創作者的產能與產值,有一套監控投入費用、與營收產出的記錄方式。
主張企業為員工幸福努力
看似哲學,卻是成功關鍵
問:但也有管理層反對,認為阿米巴分成小團隊,
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只是加劇內部競爭而已?
劉:稻盛在20年前就清楚講,不以金錢,而是以榮耀跟
績效,做為阿米巴激勵的方法。
其實阿米巴是區隔計算,但精神還是要合作。
如果(依阿米巴)分紅的話,就會造成內部之間過度競爭。
游:以前有人在推動利潤中心,卻很少成功,
因為各部門一直在計較得失。
但阿米巴經營,最終是為了打造一個企業的樂園。
這由我們創辦人(唐松章)來說,
第一是快樂的員工,
第二是滿意的顧客,
第三是得意的股東,
第四是達到和諧的社會。
但最終要打造企業的樂園,公司要賺錢,是不變的道理。
問:把經營分成小團隊,為何就能「把員工放在第一位」?
劉:(阿米巴成功要素)
第二個是授權,是激發員工鬥魂的方法。
因為每個員工承擔一個BU,自然會有鬥魂。
每一個BU都希望,在非常小的利基裡面成為頂尖。
我們有的阿米巴已經變成世界第一,比如IPC(工業電腦)。也有很多阿米巴像醫療、智慧物流,還沒有成為頂尖,但是也在努力、專注。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韓志翔答(以下簡稱韓):
(稻盛體悟到)
企業經營,最終目的是要為員工的幸福來努力。
其實阿米巴是一種非常高壓的管理模式,每個單位不只是成本中心,還是利潤中心,要證明對公司的獲利有貢獻。
但它的經營模式卻是以人為本。在管理學上面可看到,
員工高度參與組織的決策,受到
好的對待、好的領導、好的福利,
員工(對公司)會產生高度的
「心理擁有感」(Psychological Ownership)。
員工會覺得自己是重要的一分子,這公司是我的,
不是老闆個人的。
他會以公司為榮,願意為公司做出任何的奉獻。
問:近來年輕世代多有一種「躺平」的形象,
會願意為公司奉獻嗎?
吳:或許一個人沒辦法當真正的老闆,但是你在小單位裡,為自己做的事情負責,也很像一個小老闆在管理自己的單位,(稻盛)認為這是組織活力的來源。
年輕世代反而會從中看到自己的價值。過去年輕人不喜歡待在某單位,唯一出路是離開公司。但他同時可以看到其他阿米巴,反而很有機會轉調。
問:稻盛和夫的哲學帶著濃厚的佛教、儒教思想,是否較適用在亞洲企業?
韓:從人力資源管理來看,西方學者談的
倫理領導(Ethical leadership)、
現在談的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
都有很多相通之處。
稻盛一開始創業,面臨員工來抗爭。他心想,我那麼
努力開發技術、貢獻社會,為何員工卻不領情?
他最終體悟到,員工來工作是為了生活更好,
求得更好的發展,因此修改了企業經營的優先順序。
他創造了員工物質上、精神上的幸福,員工才會願意在
分派的職責之外,為公司解決困難,甚至做到世界500強。
這和產業規模沒有關係,即使小規模的微型企業,
也能做到。
實踐人生也能效法他:
磨練自心成為更好的靈魂
問:為何比起阿米巴經營,稻盛和夫的「利他」哲學,
似乎受到更多推崇?
劉:我跟稻盛的學習,阿米巴大概占30%,
其他70%是他的人生哲學,這才是我學習的更大重點。
他在65歲就退休,又救日航,又創辦了盛和塾,
不斷教學生。唯有這種人生目的,
80歲才有力量去做這件事情。
只有心性的磨練和提升,是不會窮盡的。
不窮盡,才會讓你繼續維持活力,然後愉快興奮,
繼續維持力量。稻盛最厲害之處,就在這個地方。
問:但稻盛的精神,要如何在企業裡落地?
游:看起來非常簡單啊,考試都能考100分。
但說真的要歷經1、2年的時間,漸漸靠讀書會,
大家會達到一個共識。
假如人的思維都沒有改變,就變成小團隊在鬥爭,
總體是不會進步的。
問:要如何總結稻盛和夫的理念?
劉:你們的人生目的是什麼?
我的人生目的,跟稻盛一模一樣,就是 「提升心性、磨練自心,成為一個更好的靈魂,迎接未來的傳承。」
如果說我的人生目標,若以金錢來衡量,我早就達到了,就不會繼續激發員工。他的道理雖是修身養性,卻也同時成功經營企業,因此值得企業界學習實踐。